1、前言 镜面辊、滚筒的损坏方式通常表现为油墨对滚筒两端的腐蚀、或异物(如扳手、螺钉等)对辊面的意外压伤。损坏的辊面不仅会对印刷产品的质量(如色度、精度、清晰度等)产生影响,而且还会导致生产效率的下降。例如,两端腐蚀会使印刷出的对开产品出现两边发虚或失真,压坑会造成局部无文字、无图形(或文字、图形失真),大大降低了高档印刷机的使用价值。此外,长期、**负荷的使用也会导致印刷设备发生磨损失效。及时修复损坏的辊面,既可以保证印刷品的质量,又可以提高印刷厂的生产效率。 虽然维修工作者一直在想方设法修复损坏的印刷机滚筒,但是,如果不使用精艺达JYD系列刷镀技术维修印刷机滚筒,其它维修方法均不能对印刷机滚筒进行高精度、快速、在线、可靠的维修,其主要原因如下: 1.1 意外压伤的修复 对于印刷机滚筒的压伤破坏,较早是采用打铜钉方法进行修复。具体操作步骤是先用手钻在缺陷部位打孔,再用榔头将铜梢楔入孔中。然后,以未损坏部位为基准,对铜梢尾部的凸出部位进行手工修磨,直至符合尺寸精度要求。如果铜梢尾部过低,就无法保证精度要求。因此,有人在铜梢末端再电刷镀金属镀层以恢复尺寸精度。实际上,用这种方法修复压坑,很难消除梢钉边缘的缝隙,对印刷质量仍会有一定的影响。 曾经有人采用钎焊—刷镀复合维修技术修复压坑。具体做法是先在压坑部位钎焊锡—铋合金,然后修平钎焊部位,最后用刷镀方法进行整体罩面。虽然用这种方法很容易保证修复后的尺寸精度,但是由于钎焊层结合力差、锡—铋合金硬度太低,难以承受滚筒对压时的巨大压力,使用寿命有限。如果工序间处理不当,还会导致修复部位的整体崩落。 1.2 两端腐蚀的修复 对于滚筒两端腐蚀的修复,较早采用的维修方法是机械修磨—电镀修复技术。具体做法是拆下滚筒,先机械修磨、找平,然后通过电镀金属镀层的方法恢复尺寸(以低温镀铁为主),再修磨镀层恢复尺寸,最后镀铬罩面。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必须拆卸印刷机,修复工期长,不能实现快速、在线维修。 热喷涂技术出现后,人们试图用热喷涂技术修复印刷机滚筒。由于热喷涂时涂层的沉积速度快,修复效率明显提高。但是,喷涂法存在的较大问题是喷涂层与基体之间结合强度低、抗疲劳性能差,常常出现崩块、脱落等质量问题。与电镀修复技术相似,用热喷涂法修复时必须拆卸印刷机,无法实现在线修复。 伴随着新型胶粘剂的不断涌现,有人尝试用粘结技术修复印刷机的压伤或两端腐蚀。使用效果证明,对于印刷质量要求不高的压坑修复,胶粘修复法可以勉强使用。但是,对于腐蚀深度较浅、面积较大的两端腐蚀,胶粘修复的使用寿命很短,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,胶粘层脱皮、剥落是不可避免的。 近年来,有人将冷焊、补片、激光熔覆等技术用于印刷机的维修,实践证明,仍有很多无法解决的细节问题,很难满足高精度、可靠维修的使用要求